同志们:
这次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及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十三五”及2016年农业农村工作。自治区党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1月3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区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了七个方面重点工作:第一,要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加快补齐“三农”这个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第二,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三,要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四,要坚持“两个可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第五,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第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第七,要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张春贤书记的重要指示,着眼全局,站位高远,方向明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提交这次会议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自治区实际出发,明确了“十三五”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重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文件稿修改完善后将以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印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张春贤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将要出台的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好,扎实做好“十三五“和2016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为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深化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多发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向好态势,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十二五”时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又一个黄金期,是农业农村发展最快、农村民生改善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新特点新趋势。
农民收入增长实现新突破,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态势。预计201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850元,五年年均增长13.6%,累计增收412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0年的2.90:1缩小到2015年的2.79:1。劳务收入和非农收入持续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全区11个地州市农民收入超万元。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预计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598.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4%。粮食产量在“十一五”末1150万吨的基础上,2015年达到1521万吨,实现“八连增”。棉花产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继续巩固。特色林果业产业优势不断显现,果品产能已经超过1000万吨。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以农区畜牧业为重点,牲畜存栏和出栏数实现双增长。设施农业、区域特色农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水产品产量超过15万吨。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取得重大成效,以国内重点城市为主的新疆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区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7万个。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726.34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9%。
农业基础建设上了新台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二五”全区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712亿元,是“十一五”年均投资的1.9倍。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灌区配套工程。节水农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地方农业高效节水面积累计2770万亩,五年新增1670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1978万千瓦,五年年均增长9.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有新进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退牧还草、禁牧轮牧、草原生态效益补偿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系列工程深入实施,基本构筑起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深化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1.67万家。北疆天山北坡一带的县市土地流转面积比重已经超过40%,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发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水权水价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各项工作加快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上了新水平,聚民心、惠民生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持续多年安排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5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3万,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五年来,面对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和稳定形势“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各级党政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凝心聚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各项任务,为全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二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使我们对新疆农业农村区情的把握更加深入,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刻,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一是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在“五化”同步推进中,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力度。二是要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既要抓好农内增收,又要拓展农外增收,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既要强化综合措施促增收,又要突出重点,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既要向改革要红利,又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三是要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依靠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农业基地建设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要始终坚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为农村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五是要始终坚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环境保护可持续路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十二五”积累的这些新鲜经验弥足珍贵,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要在“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中继续坚持、完善和发扬。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三农”工作肩负的使命极其重大。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又面临很多困难挑战。从有利条件看,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新疆工作,新疆农业农村发展的社会稳定环境持续向好,自治区党委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强调要“五化”同步推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突出抓好农民增收,这些是我们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政治保障;我区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坚实,积累的经验更丰富,抗御风险挑战的能力更强;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村活力不断释放,有利于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的源动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有利于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形成农村发展新亮点。从困难挑战看,随着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和市场价格波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调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难度加大;我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尤其是水资源约束不断增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难度加大;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国内外市场相互影响加深,棉花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倒挂加剧,形成新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难度加大;经济下行直接影响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农民工务工环境趋紧,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由于连续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裕,一些地方放松农业、忽视农村的倾向有所抬头,有的地方抓“三农”工作力度有所减弱,如何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强化重农氛围,已经十分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当前和今后更长一个时间内,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繁荣,任务十分繁重。对此,全区上下思想上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工作上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三农”。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小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党政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以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农村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十三五”进行顶层设计,描绘了未来五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勾画了“三农”工作的总体框架。前不久刚刚闭幕的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对“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立足农牧林结合,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更加重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链延伸增值中挖掘农内增收潜力;更加重视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多渠道开辟农外增收途径;更加重视推动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更加重视改善农村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主要目标: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形成。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专门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新要求。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张春贤书记结合新疆实际对我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深刻阐述。我们一定要把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动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前,要重点强化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求。当前农业供给侧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产品供给没能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导致部分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比如我区农业产业结构中,棉花布局结构不科学、种植面积过大、效益不高的问题,粮食品种结构趋同问题,畜群畜种结构不合理问题,优质农产品不能体现优价问题等。另一个是不合理供给结构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比如,有的地方不顾当地资源条件,过度开垦土地,造成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破坏。有的地方一味追求产量,多年不轮作倒茬,土壤地力下降,农业环境问题突出等。农业供给侧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农业生产,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准确把握这个核心要求,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见到成效。
第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提升农业结构。总体讲,就是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林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对消费需求变化,当前 紧要的是要突出稳粮、减棉、强牧、优果、上特色。加快调整粮棉生产布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支持发展高产优质棉区,加快形成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要推动传统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做强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现代林果业。支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上规模,努力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在结构调整中,还要注重优化农产品供给,使之更加有利于当地优势资源的发挥,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供给。
第三,要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去库存,就是要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在我区表现突出的是棉花、玉米、小麦的库存量都比较高,在林果主产区,还存在果品库存高,销售缓慢等问题。消化库存,一方面要主动减少供给,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快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去库存是一项硬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重视把农产品库存底数搞清,对过大的库存量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消化。降成本,就是要把农业生产过高的成本,通过适度规模化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依靠科技节本降耗,降低用工成本、土地承包费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明显降下来,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补短板,主要是补上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服务、物质装备等短板,增加紧缺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适应消费升级新要求,大力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发展新产业模式、新业态,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第四,要发挥好政府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指导服务作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但政府不能缺位。要做好市场信息指导服务,强化政策引导,开展技术培训、试点示范,营造和优化良好的市场环境,帮助农民提升调结构本领。要支持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调优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信任。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关键是看农民收入,这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按照到2020年自治区农民人均收入接近或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今后5年我区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不能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即不能低于7%的目标,这个增幅要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按照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值测算的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实现这个增收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多条腿”走路,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
大力挖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增收潜力。一是要依靠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效促增收。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形成新的优势产业空间布局,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二是要依靠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市场流通增值促增收。坚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理念引入农业,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实现产业链延伸增值、品牌增值。要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三是要依靠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挖掘农业经营效益促增收。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农业生产服务新业态。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收、联种联收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规模效益。
重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从近年来各地实践看,休闲观光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潜力还很大,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快推动。一是要高水平规划布局。主要依托中心城镇,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突出乡村特色民俗文化和特色旅游资源,着眼长远,高标准规划一批主题鲜明、民族特色突出的精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聚区、观光农业产业带和乡村旅游度假基地。二是要加快提升整体发展层次和水平。创新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赋予休闲观光农业更多的传统文化、生态、旅游内涵,提升消费层次,增强居民休闲消费意愿,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创业兴业,从中受益。三是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信贷资金扶持力度,给予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优惠支持,加强消费引导,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要支持发展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形成不同的产业型态。
积极开辟农外增收渠道,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实现“十三五”农民增收目标,除了要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农内增收潜力上做足文章外,关键是要在推动农民大规模转移就业上实现明显突破。目前,我区农民转移就业人均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多个百分点,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要把农民转移就业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把南疆四地州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组织推动和责任担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中全方位谋划、部署和推动农民大规模转移就业。积极统筹城乡就业,努力破解农民转移就业瓶颈制约,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兵团转移、向内地转移,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力争“十三五”时期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0%,在农民增收额中的比重超过60%。
推进农业开放发展,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当前的重点是要抓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统筹用好以周边国家为主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研究和完善我区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新途径,加快形成新疆农业对外贸易与区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带动区内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培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模式新亮点。
同时,还要通过改革创新,挖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的增收潜力,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通过补贴、保险和其他政策支持等,扩大农民政策转移性收入。
(三)坚持“两个可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性。我们要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
第一,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坚持“水利兴则新疆兴”,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和农业水利化。落实最严格的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退地减水,力争到2020年调减灌溉面积800万亩,把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550亿立方米以内。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强化现有灌区节水设施升级改造,建设现代化灌区。突出抓好南疆四地州节水农业发展,探索、推广运用PPP模式建设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力争2020年全疆高效节水农田达到5900万亩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以上。
第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张春贤书记讲,农业是新疆的一张名片,主要是因为我区农产品普遍是绿色优质的,没有受到污染,和国内一些地方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突出打好新疆绿色、生态、有机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标准化推广和服务体系。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加大产地环境保护,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探索建立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第三,全面推进农业环境治理。示范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加快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农业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探索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积极推进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发展示范。
第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构建林业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天然草原保护,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维护河湖水质和绿洲生态环境。
(四)深化农村改革,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改革创新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应对“三农”困难挑战的根本出路。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创新科技等现代农业要素支撑体系,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充分释放规模化经营和规模化服务的潜力。要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二要创新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少、总量有增加。要围绕政策效能和精准性,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优化农业补贴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三要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三权分置”办法。积极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到2018年如期完成任务。要通过确权、赋能、搞活,进一步明确农村产权性质和归属,在此基础上赋予农村财产充分权能。分类推进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健全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四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五要统筹推进其他方面改革。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进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当前,要重点强化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坚持把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村水电路气房等重点民生问题,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决策、投入、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鼓励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试点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二是要补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三是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强化规划指导,加快培育具有新疆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繁荣发展县域经济,增强辐射带动力。要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落户,对暂时不能落户的也要纳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合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强化乡村生活设施建设,增强乡村宜居功能。
(六)落实责任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立足全局,对新时期脱贫攻坚作出战略部署,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刚刚结束的自治区党委扶贫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举全疆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当前,关键是要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落到实处。要盯准目标,扛起责任,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覆盖到脱贫攻坚的每个环节,把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好“六个精准”扶贫要求,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和“十大专项行动”,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确保脱贫攻坚年年有新进展。
三、扎实做好2016年农业农村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新要求,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促增收,力争在加快发展现代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上有新成效;在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上有新突破;在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上有新进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以上。2016年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调整优化粮棉生产布局。稳定粮食生产,坚持有保有压,合理调整粮食种植和品种结构,突出建设高产稳产粮田。继续引导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支持种草种料,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形成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二是做强畜牧业。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种养结合、农区牧区结合、南北互促,优化畜牧业结构和畜种结构,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以定居兴牧为中心加快改造提升传统草原畜牧业。三是做优特色林果业。稳定林果种植面积,突出林果生产标准化管理,推进林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四是促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五是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着力规划建设以特色油料、瓜类、加工类蔬菜、酿酒葡萄、啤酒花、芳香作物、中药材等为主的千万亩区域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制种业基地。
(二)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范围,继续支持发展短平快惠民项目,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清真食品主食工业发展,着力促进小麦加工转化。开展农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引导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以园区建设和产业化示范为载体,推进农产品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农业一体化经营,培育形成新的经营模式和产业增长点。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拓展农业增效空间。
(三)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全面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一是继续推进农产品“走进去”和“走上去”。支持拓展农产品外销平台,扩大内地新疆农产品市场覆盖面。发挥好对口援疆省市在开拓国内农产品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在国内重点城市建设新疆农产品分仓。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取得成效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资金补贴。采取“以奖代补”或贴息方式对各类农产品市场销售平台等按照年销售额给予补贴。推进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积极推动农业向西开放,与东部省市联合“走西口”。强化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生产、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信息购销服务等为一体的流通网络。继续抓好南疆乡镇供销超市建设。支持南疆开通往内地的农产品货运班列。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以产地为中心,加快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专业市场和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四是抓好新疆农产品品牌营销。抓好品牌整合,强化品牌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
(四)以南疆为重点,大力引导农民务工经商和创业就业。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季节性务工,给当地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打工赚钱。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疆内企业要尽可能多吸纳当地农民工就业。鼓励发展民族特色手工业。支持民间资本到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农业营销服务,吸纳农民就业。继续采取扶持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农民群众有组织到内地务工经商创业。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落户定居,发展二三产业。强化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打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继续加强控制性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强化流域治理。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深入推进水价水权改革。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运用PPP模式建设农业水利工程。抓紧与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衔接南疆农业节水规划,全面推动南疆山区水利枢纽、灌区骨干渠系、田间高效节水设施“三大板块”同步建设。2016年力争全区地方新增高新节水灌溉面积300万亩。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健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深入实施农业实用科技知识进村入户工程,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改革农牧系列职称评定办法,制定主要以农业科技服务和成果推广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推进农机装备现代化。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业物联网,推进农业大数据开发与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环境治理。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强天然草原保护,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一要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继续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股份合作,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二要强化财政支农支持。无论财力多困难,都要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创新农业补贴方式,扎实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提高补贴效果。稳步推进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三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支持条件具备的农民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试点。扩大农村担保抵押物范围,创新农业融资担保服务方式。支持农业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和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大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保费补贴。四要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整县推进新增4个,全区扩大到33个。稳步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健全各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试点。按照中央要求继续搞好其他改革试点。
(七)着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民生。以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为切入点,继续抓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畅通富民”等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推进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整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搞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确保脱贫开发扎实有效。
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升“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
新时期“三农”工作大政方针已定,下一步关键在行动、在落实。对于抓好落实,我着重强调三点:
第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共同抓好“三农”工作新格局。党管农业是我们的传统。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突出强调要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其特殊重要意义。当前,我区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区的全面小康。全区各级党政一定要深刻领会、把握中央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意图,把“重中之重”的要求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要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加快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动适应新形势,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创新工作新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把握好“三农”战略地位、农业农村发展特点,顺应农民新期盼,关心群众诉求,解决突出问题,在“三农”工作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高做好“三农”工作本领。各行各业、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共同做好工作的合力,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加强“三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尊重农民群众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县市乡镇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这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三农”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张春贤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经常研究“三农”工作,用很大精力去抓农村工作。新常态下的农业农村工作,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按照固有模式和思维定势做工作只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许多看似不好解决的难题、不好办的事情,答案往往在基层,办法往往在民间。各级干部一定要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群众,总结和提升基层的创新实践和探索,形成政策举措,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开展调查研究要讲究方式方法,力戒形式主义,善于做群众工作,与农民面对面交流谈心,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需,跟踪我们的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发展方向是否对路,群众是否满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偏差,协调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真正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提高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的要求贯彻到“三农”各项工作中。
第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基层是“三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继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要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要发挥“访惠聚”工作组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切实解决好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农村基层,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侵犯农民群众权益的问题。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事关农民福祉、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增强使命感,奋力拼搏,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确保农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贡献。